close

2015-02-19 性本惡  
個人評分:
7/10
對許多台灣影迷來講,也許沒有太多的事情會比美國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(Paul Thomas Anderson,以下簡稱P.T.安德森)的《性本惡》被取消在台灣戲院上映還要感到洩氣吧?以《黑金企業》(There Will be Blood2007)成為當代美國最偉大導演的P.T.安德森,每當一有新作都成為影迷們的年度盛事;他這一次改編後現代主義作家湯瑪斯品瓊(Thomas Pynchon)的作品,自開拍起便一直為大眾所關注著。相信大家最感興趣的,無疑是:《性本惡》是否可成為P.T.安德森另一部大師之作?

1970年的加州,私家偵探多克(瓦昆菲尼克斯飾)重遇前女友莎斯塔(凱薩琳沃特森飾),從她口中得知她的現任情人──某一地產大亨──將會被送進精神病院然後被人吞掉其財產;不料,隨後前女友和大亨一起神秘失踪…

首先,筆者必須在這裏承認:《性本惡》注定是一部不會被大多數觀眾所認可的電影。雖然與P.T.安德森前兩部作品相比,《性本惡》的劇情比較沒那麼沈重,步調也是相當的明快;不過,筆者相信,即使再用心的觀眾在觀看本片時試著要 follow影片的劇情,到最後也可能只會感到一頭霧水,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。

如果要將《惡本性》歸類的話,它是一部黑色電影(film noir)。黑色電影是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的好萊塢偵探片,這類型電影的情節與精神來自於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,注重於強調善惡劃分不明確的道德觀。就像其他經典的黑色電影一樣,《性本惡》的故事圍繞一名私家偵探,被迫對抗一個集體的黑暗力量(政府、警察和幫派),而在整個過程中,毒品、貪腐、兇殺等元素躍然而出。

不過,如果觀眾只是將本片當作一部帶有喜劇的黑色電影的話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品瓊以寫晦澀複雜的小說著稱,作品裡無厘頭與嚴肅並存,《性本惡》也不例外。如果觀眾在觀看本片時覺得故事太過複雜、人物的關係混亂無比的話,其實不用擔心,因為這正是這個故事的目的:嘲笑黑色電影往往都必須存在的「陰謀論」。當最經典的硬漢派偵探小說《夜長夢多》(The Big Sleep1946)要被好萊塢改編的時候,由於劇情太複雜,編劇弄不清其中有一樁謀殺是誰幹的,就打電話給原作者錢德勒。結果,錢德勒承認他也不知道兇手是誰。所以,從這個角度來看,《性本惡》其實很像柯恩兄弟的《謀殺綠腳趾》(The Big Lebowski1998):一方面它有黑色電影的架構;但在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一部帶有點戲仿味的解構電影(deconstruction),企圖嘲弄黑色電影。

當然,這一種嘲弄黑色電影的方式作為一個概念是不錯的,只是在執行上,筆者覺得《性本惡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。戲裡發生一段又一段的奇事,雖然其中很多角色與事件都有一定的娛樂性的,但是筆者覺得太多、太密了一點,在觀眾面前一閃而過而無法留下太大的印象。影片發展下去,無論是主角多克在辦案,還是某某角色是否有在某處對某人做了某件事情,都變得無關緊要。更糟的是,影片中的陰謀反而被邊緣化了,最後還了草地結束。既然整部片試圖嘲笑「陰謀論」,那解謎的過程就應該與主角的遭遇一樣重要吧;而且,在解謎過程中,還應該讓觀眾意識到整個故事就是應該要這麼刻意地複雜。影片沒有做到這一點。身為美國當代最偉大導演,筆者相信P.T.安德森應該可以處理得更好,可以用另一個更聰明、幽默的方式讓故事裡的陰謀揭曉,而非只是依賴戲中人物的口頭描述。

整體而言,《性本惡》給予筆者的感覺是一個《不羈夜》(Boogie Nights1997)時期的P.T.安德森題材配上《黑金企業》時期的P.T.安德森風格。在筆者另一篇文章有提到,P.T.安德森自《戀愛雞尾酒》(Punch-Drunk Love2002)便減少史柯西斯的影像言語與節奏,轉換成庫柏力克式的緩慢風格;不過,筆者認為P.T.安德森這種新風格比較適合用在要讓觀眾觀察主角內心的character study,如《黑金企業》與《世紀教主》(The Master2012),所以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影片所描繪的人物本身,如果這個角色是單一的扁平人物就不會有太大效果。多克還不至於是扁平人物,不過比起《戀愛雞尾酒》裡對愛情充滿渴望的怪咖,《黑金企業》裡心狠手辣的石油大亨,還是《世紀教主》裡心理受到創傷的二戰退役士兵,多克已算是沒有太多內心衝突的簡單角色了。P.T.安德森使用他拍攝《黑金企業》與《世紀教主》的手法來拍《性本惡》,其實不算是太明智的決定。

如果真的要拿《性本惡》跟P.T.安德森其他作品比較的話,筆者會選《戀愛雞尾酒》,因為這是他舊作裡唯一稱得上是喜劇的一部。但筆者不認為《性本惡》有完全發掘出其喜劇潛力,有些部分的幽默並沒有達到該有的效果。當然,有些地方是真的挺搞笑,即使有點無厘頭;但是有些地方,就真的讓筆者有點無所適從,不確定P.T.安德森是要觀眾去笑,還是要觀眾去感受影片中的戲劇。

當然,影片裡有許多值得讚賞地方,如P.T.安德森仍然展現他對華麗鏡頭運用與情緒的掌控。P.T.安德森是近幾年少數還堅持用膠卷電影拍片的導演,膠卷電影特有的質感讓影片裡的加州呈現出1970年代的迷幻味;相比之下,近年許多同樣把故事背景設在1970年代但採用數位攝影拍攝的電影都顯得太假了。另外,P.T.安德森老搭檔強尼格林伍德的配樂保持一貫的驚艷,低調之餘又能嗅到當年的民謠樂風。

另外一個值得讚賞地方,便是演員的演出了。《性本惡》卡司陣容相當堅強,每位演員都有出色的演出。演多克的瓦昆菲尼克斯,舉手投足都盡顯人格魅力。當《性本惡》幾年前被宣布開拍時,小勞勃道尼曾被傳言是主角人選,雖然這會是個很棒的人選,筆者很難想像他會勝過瓦昆菲尼克斯。喬許柏林飾演的警探則充滿了爆炸性,筆者喜歡他與瓦昆菲尼克斯之間的互動,只是他們的關係有點莫名其妙,這一秒他們是朋友,但在下一秒又變成敵人,一直在兩個極端之間擺動。凱薩琳沃特森雖然戲份不多但相當搶鏡,其中一段獨白戲相信男性觀眾會看得非常入神。

如果你是P.T.安德森的粉絲,自然不會想錯過這部新作,說不定你會比筆者更能欣賞本片;不過,如果你壓根沒聽過P.T.安德森這個名字,只認得預告片裡幾位大牌明星,筆者倒是誠心地建議避開《性本惡》。不過,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:P.T.安德森持續展示出自己與同代大導的不同之處,繼續拒絕好萊塢體系規則,拍出忠實於自己的P.T.安德森作品」。 

arrow
arrow

    于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